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广东中考 - 广州中考 - 正文

2013广州中考物理试卷例题分析

来源:3773中考网 2013-5-22 19:57:07

 考查主体是物理基础知识

  中考是初中阶段的毕业考,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教科书和《2012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为命题依据。考查学生初中两年所学的物理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因此今年的考试必定继续以考查物理基础知识为主体,同时以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问题为情境,着重于对物理知识应用的考察,注重鉴定考生能力,应对该特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初中阶段,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物理学科中考的重要内容。所以课本是复习的依据,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这样能有助理清思路,查补漏缺。看课本时要注重的地方有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相关的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例),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课后习题,相关的物理学史。特别是一些重要结论,要逐字逐句地推敲,深刻领会它的含义及其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二、重视实验,提高能力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不是“物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在上升,试题内容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于对实验能力的全面考查。在复习中,要加强典型实验的操作训练。复习时注意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要重视每一个课本实验。同学们要对基本的测量仪器要会正确操作,并能正确读取测量数值。要认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试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试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历年的中考题在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时候都是先给考学一个生活情境,然后针对该情境中的某个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原理。例如去年中考19题,给出的情境:乘客坐在汽车内观察正前方的玻璃板和旁边窗外景物,考查了对物理运动的判断和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每复习到一个知识点,就要将该知识点与相应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平时在生活中,也多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思考其中可能会含有什么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将抽象试题具体形象化

  去年中考物理试卷在题型上进行了一些改动。不再单独出现作图题和问答题,而是将作图与问答融合到其他题型中。今年物理科的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在题型上延续去年的试卷结构:试卷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12道四选一的单选题,共36分;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共64分。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作图题、解析题、实验探究题。试卷考试内容比例大致如下:物质(约占16%)、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6%)、能量(约占38%)。

  下面主要从概念,规律与原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联系实际与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一.对重点概念的考查

  这些年不再简单考查学生能否记住基本概念,而是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教材为本,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本质能否透彻理解。质量与密度,速度,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等),惯性,压强,功与功率,效率与机械效率,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以及电功、电功率等都是近几年的常考点。

  

  二.对基本规律、原理的考查

  近几年考查的基本规律、原理主要有以下这些: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特点,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二力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等。

  

  三.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考查

  受力分析,电路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物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信息的分析、归纳及概括基本分析方法,根据关系式进行推导、证明或求解也常出现在这几年的考题中。

  例题1:

  12.(2012·广州)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6。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7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考点]:比热容,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归纳、分析思维方法。本题加热条件是相同的,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种类无关,也就是说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于是排除了A和B选项。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快的,其吸热能力较弱,即比热容小,故选C。

  点评:学生对比热容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的确不易搞清楚。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类比方法,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其实也能很好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例如,可以用“吃饭能力”来类比“吸热能力”。举“吃饭”的例子:小旋同学吃一碗饭,就饱了,再也吃不下了;而小凯同学吃了三碗饭,还想吃。你说是小旋的吃饭能力强,还是小凯的吃饭能力强呢?这样一比,大部分学生就能明白了。

  例题2:

  15.(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右图10,这些霜是_____经过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四.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这几年的试题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标准。这些题目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此外,温度及温度计,物态变化及水循环,熔点与沸点,热运动,密度的运用,半导体及超导体的运用,运动及其相对性,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应用,安全用电,能源及其利用与开发等也都是很好的出题点。


  • 上一个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